【發布時間 :2023-06-07】 【閱讀次數:】 【打印】 【關閉】
二是再降供應商交易成本。全面推行“承諾+信用”管理,在資格審查中原則上不再要求供應商提供財務狀況、繳納稅收和社保資金等證明材材,只需要提供書面承諾函即可。服務類項目免收履約保證金,貨物和工程采購的履約保證金繳納比例降至不超過合同金額的3%。貨物和服務項目不得收取或通過預留尾款變相收取質保金,也不得將收取的履約保證金轉為質保金,常態化實行“無紙化”投標、不見面開標,切實降供應商交易成本。在南充市率先通過搶險救災應急響應管理系統儲備庫中隨機抽取確定儀隴縣地質災害應急處置項目的企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縮短搶險救災工程處置時間。
三是保障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政府采購工程資格預審隨機抽取供應商家數增至8家以上,具體抽取家數根據項目特點和金額大小商采購人確定,運行3個月來效果較好,增強了市場競爭,減少了廢標機率。深入學習省財政廳發布的“政府采購文件典型問題清單”和“政府采購典型違法案例通報”,積極試行全省集采機構標準化服務體系,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13條,為采購人提供標準化的需求調查、需求計劃編制及審查、合同簽訂、履約驗收等服務指引,指導采購人科學確定采購需求,加強采購文件會審,避免“隱性”差別待遇,今年1-5月,未出現因采購文件存在重大歧義或缺陷而停止評審的項目,對4家供應商針對評審結果提出的質疑,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答復,比法定時限縮短4個工作日,答復時做到依法依規,有理有據,切實維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有效化解政府采購爭議,未引起任何投訴,協助采購人(代理機構)在中心網站發布小微和企業采購120個,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擴大了市場競爭。(來源:政府采購信息網)